欢迎访问友格旅行
客服热线: -

友格旅行

专注青年周边游旅行

【旅行摄影】雪地摄影的必备知识和技巧 [复制链接]

小源子 1216 1
小源子
话题: 93
回复: 109
楼主
本话题最后由 作者 于 2015-10-28 16:40 编辑

雪地摄影的必备知识和技巧


这个季节,细雪已经开始乱舞,热爱摄影的你,心是否也跟着起伏呢?飘落的寒冷融化你那坚定的步伐,还等什么呢?扛上你的机器,带上这篇技巧,我们出发吧?


一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

雪地摄影两大敌人


1、低温

如果大家有细阅相机的说明书或者技术规格,都会发现大部份相机,包括最专业的单反,「战斗」能力多强都好,操作温度都不外乎是0-40℃,极少会见到讲明可以在零下的温度使用,岂不在下雪的地方便报废?非也,只要懂得用,问题也能迎刃而解。


2、风雪

见惯下雪的人都会跟你说,下雪跟下雨一样,不甚浪漫。雪其实是水,大量的雪融化了就是大量的水,这正是相机和镜头的大敌!在雪花飘摇的时候换镜头,试想像那些都是雨点吧,你还敢换?所以,到雪地拍摄,单是器材要应付的两大敌人已经不简单,所以出发前做足准备是绝对有必要。应对的方法。

二、应对措施

1、防范低温症 

现时大部份相机在低至摄氏零下10度均可运作,高级一点的型号,要在零下20度亦没问题,但很多人都会遇过一个问题,就是明明用了刚充好的电池,在低温下突然变成没电,彷佛好像有低温症,在拍了数张后便宣告无电停工,其实这主要是因为电池太冻有关,电池内的化学物在极低温下会失效,失去电力。要回复电力,只要把电池温度提升便可。做法是将被冷冻的电池放入衣袋,让身体的温暖令之升温,故建议大家可带备两个电池替换。不过,根据我们的测试,其实一般充电池要在接近零下20度才会出现严重问题,一般零下10度或以上的情况,除非长时间曝露于低温,否则都不用担心突然完全死亡的情况。

雪地摄影器材御寒6招

    一旦长时间在低温下,电量格数显示会突然大幅减少,甚至可能接近没电,相机实时不能操作,这是常见的相机「低温症」。

2、围巾防相机积雪 

雪花虽然漂亮,但温度上升便融化为水,这是最令人感麻烦的地方,从户外进入温暖室内,雪即融化成水,积雪愈多、积水亦愈多,除非你用的是全天候防水滴的机身,否则水滴渗入相机会非常危险。有些人认为只将相机保持在外衣内防积雪,拍摄时才拿出来,但这最不切实际,因雪花很易就沾到机身上,体温即可令之变水,何况每每要拉开外衣来保护相机,恐怕在严寒之下,相机未坏,人都冷得肺炎!

要解决很简单,Magnum摄影大师阿巴斯教人用围巾遮着相机Snapshot,减少别人注意,在极严寒的地方,围巾不单可以御寒,其至可遮着相机,以免大量积雪。进入和暖室内前,只要把围巾上的雪花和相机上的少量雪花扫走便可。提提大家应尽量选择纤维物料的围巾,因比较厌水,减少变湿的机会,当然,戴围巾时也切忌接近火种。

雪地摄影器材御寒6招

下雪时,把相机挂在外衣外没问题,雪花一扫便走,不建议常常把相机用外衣包着,因体温易把雪花融成水。

雪地摄影器材御寒6招

担心的话,不如用围巾来遮掩相机,减少积雪。

3、飘雪时慎换镜头

除非你的相机不能换镜头,又或者你是用「天涯镜」(即高倍变焦镜),根本毋须换镜,否则无论是单反抑或近期流行的无反可换镜头相机,在雪花随风飞舞时,换镜简直是危险动作,雪花一旦飘进机内,单反还好些,雪花仅留在反光镜室变水滴,但无反相机的话就直接飘到影像感应器上变成水滴,实时为影像加料,又不能随便抹,干了变成水渍,令照片留痕,多么的遗憾!

但面前明明有一个美景,相机又可以换镜头,偏偏一换镜就中招,真可惜!如果你舍得为一张佳作冒险,建议你宁愿让镜头沾上雪花(水滴),也不要让相机的反光镜室或感应器沾上,镜片表面可以轻易抹干净,但CCD/CMOS不易。

雪地摄影器材御寒6招

    若你舍得,又觉得镜头非换不可,建议可将相机向下,尽量避免雪花进入机身内。但大风一吹,雪花乱飘,避无可避,始终是要冒险。

4、雪地脚架要试真

曾见过不少人用脚架到雪地拍摄完后,脚架未收好便离开,其实不是耍帅,而是脚架在零下温度因冷缩而扭不动,甚至令脚管变形收不到,相当尴尬,又不能随意调校高低,令拍摄困难。大家往雪地拍摄前,请检查清楚你用的脚架是否可以在零下气温使用,现时有些大牌子会标明可使用的温度,如-40~70℃,如没有说明,宜先用大型的雪柜测试,以策万全。

雪地摄影器材御寒6招

    如使用螺丝扭动式脚锁,要留意在低温下能否运作正常。

5、摄影专用配备勿省钱

雪地摄影器材御寒6招

    适合雪地户外摄影专用的设备不少,建议大家勿太省钱,因小失大,如一些专为户外使用的旅行或远足摄影背囊,特点是物料轻,具备全天候性能,而严寒中亦宜戴上手套,摄影专用的设有防滑胶粒,在冻到手部知觉大减时,尤其有用!

6、出入和暖室内防湿

最后一项摄影人要留意的是,凡从寒冷户外回到和暖室内时,首先是把器材上的雪扫走,然后放入可封口的相机袋内,待温度回升至一定程度才打开,避免结露现象。因为这会令镜头和相机积聚大量水气,如里面中招,湿透的器材,莫说严重的会留有水渍,亦增加将来发霉机会。有些人会将器材用密封胶袋包好,才进入室内,但这可能将大量水滴和器材密封在一起。如酒店房间有暖气,器材升温后,可放在桌面上风干,这是最佳的保养方法。

雪地摄影器材御寒6招

    从寒冷的户外进入和暖的室内时相机没收好,器材即会结露,大量水气凝聚,对器材伤害非常大。

TIPS: 忌用暖包

有些人爱用暖包来为手脚保暖,但留意其温度可以相当高,每年有不少因用暖包而烫伤的个案,人用已要小心,器材更应避免使用,就算是电池,放近身体的衣袋已能保暖,实无必要用暖包。

三、雪地人像三十三问

[文摘分享]雪地人像拍摄技巧 <wbr>如何拍雪景三十三问


1、拍雪景究竟如何用光?答:避免逆光拍摄,拍人像时多用30-60度顺光,按手心手背测光,减4分之1档。


2、拍大面积雪景如何测光?答:按高光区域曝光,拍出的韵味和线条才有感觉,拍高山雪景选在早晚拍摄。


3、拍雪野森林如何曝光?答:欠0.5-1档曝光,因为黑色的树木干扰相机的测光。


4、雪中写意拍小品时注意什么?答:突出雪地的质感,平均或欠档曝光,过曝雪就会失去质感和层次。


5、拍摄雪景什么时间好?答:雪后晴天最好,赶上清晨光线更好。


6、雪地如何测光?答:将照相机对准中间色调物体,采取局部近测,酌情增加1—2级曝光量。


7、如何拍出雪花飞舞?答:选择深色背景作衬托;快门速度115至160秒为宜,使雪花形成线条。


8、拍雪景相机的具体设置?答:P模式,白平衡“日光”,感光度100,曝光补正值为+23. 雪天拍摄注意事项


9、有没有拍雪景不适合的天气?答:不宜采用阴天的散漫光或顺光,不利于表现雪的质感。


10、拍雪景加什么滤镜?答:莫加蓝滤光镜,不减弱雪地亮度。多加UV或黄滤光镜,橙、红镜会使天空色调暗。拍彩片加用偏振镜,使蓝天白云突出。

[文摘分享]雪地人像拍摄技巧 <wbr>如何拍雪景三十三问


11、如何提高雪景表现力?答:利用带雪或挂满冰凌的树枝、建筑物作前景,增加空间深度。


12、拍雪景如何设定曝光值?答:点测光,加一挡。


13、如何表现的层次和质感?答:运用逆光或后侧光拍摄,用柔和的太阳光线。


14、雪天拍摄如何保护器材?答:不拍时相机要保温以保电,用完后塑料袋包裹防潮,放进包,1小时内别打开。正在下雪要给相机穿雨衣。


15、拍雪景白平衡怎样设定?答:自动。


16、雪景照片偏蓝色是什么原因?答:色温的缘故。


17、无论什么光线都可使用偏振镜么?答:都可以。


18、拍日出日落时是否应该使用偏振镜?答:可以,最好用渐变镜。


19、怎样拍出雪花飘飘的效果?答:用脚架,1/60秒以下,1/30秒效果最好,中短焦段, 光圈F8-11


20、拍雾凇注意什么要点?答:只能在早上,除了下雪,-25度以下一般也会出现雾淞。


21、拍雪景用什么模式最好? 答:不手动就用光圈优先,可直接进行嚗光补偿,加1挡。


22、拍积雪注意什么其他的么?答:彩片加偏振镜,尽可能用遮光罩。


23、拍雪景最难的是什么?答:曝光补偿是拍摄冰雪的最大难题,过度则惨白,不足则灰暗。


24、曝光补偿有什么具体指标么?答:原则要加不要减,平均测光下,局部有雪加1 挡,局部多雪加1.5-2挡曝光量;全雪加2.5-3挡,保险方法用包围曝光法。


25、使用偏振镜还需要曝光补偿吗?答:仍需适当补偿以表现冰雪白色26


26、寒冬拍摄损坏相机么?答:低温下长时间拍摄加速机器老化,凝露水汽污染镜头,路滑小心跌倒摔坏器材。


27、低温会消耗多少电力?答:20摄氏度的满电量,至零下5摄氏度会迅速消耗一半。


28、雪景拍人像必须加曝光补偿吗?答:用10-30度的侧光,A档时正常曝光即可。


29、拍雪景能获得艳丽的色彩吗?答:用相机自定义白平衡,也可用阳光白平衡进行拍摄。


30、冬天对器材最致命的是什么?答:从雪地低温环境拿到室内,马上给相机通电,导致电路短路。


31、雪地人像最理想的地点是怎样的?答:有开阔空间的地点,空间感强,容易衬托模特气质。


32、雪景模特需准备什么?答:鲜艳服装、饰品、防寒衣物,有特定主题更好。


33、拍雪地人像可以虚化背景么?答:用大光圈注意过爆,可加灰镜避免。

[文摘分享]雪地人像拍摄技巧 <wbr>如何拍雪景三十三问


PS:照片和文字均来自网络

评论请先登录注册
精彩话题推荐
绑定手机
×
图片验证码